634 | 0 | 28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遵循科学理路,解决核心问题,如认清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系统方法、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价值追求、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发挥着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Abstract:The vital featur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lies in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which is not only one of the basic guarantees and core goal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but also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which human and nature live in harmony,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solve key core issues, including recognizing the ess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dhering to systematic methods, and clarifying the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valu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harmony with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civilization has provided vivid answers to these core issues, and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骆郁廷,刘舒皓.中国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J].思想战线,2023,49(4):19-29.
[3] 邹新,韦勋.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逻辑及其世界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37(12):26-34.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 广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7] 李可.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法哲学初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8]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 J·唐纳德·休斯.世界环境史:第2版[M].赵长凤,王宁,张爱萍,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1] 刘卫先.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环境法治建设[J].中州学刊,2023,(7):67-74.
[12] 徐祥民.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的基本命题:环境保护优先[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3):5-18.
[13] 陈玉斌,刘友田.从“上帝死了”到“上帝复活”——尼采“超人”思想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37-41.
[1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 徐祥民.被决定的法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J].法学论坛,2007,(1):30-33.
[1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上卷[M].徐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 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1]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2]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J].世界环境,1983,(1):4-6.
[23] 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M].葛竞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4] 巴里·康芒纳.生态学四法则《封闭的循环》撷选[J].环境教育,2006,(7):76-77.
[25] 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6] 徐祥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7] 汪劲.环境法学: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8] 吕忠梅.环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9] 吕忠梅.环境法典编纂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法治社会,2023,(4):1-11.
[30]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环境教育,2023,(7):14-17.
[32] 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02).
[33] 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6年8月24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34] 新华社.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002).
[35]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002).
[36] 习近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10-13(002).
[37] 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8] 曹辉,李包庚.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世界社会科学,2023,(2):34-47,243.
[39]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5.
[40]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A].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93-510.
[41] 新华社.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N].人民日报,2014-02-27(002).
[42] 习近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9-365.
[43]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83.
[44] 习近平.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41-246.
[45] 新华社.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讨论[N].人民日报,2015-03-07(001).
[46]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2.
[47]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8]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0.
[49] 徐祥民.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的法理与制度完善[J].现代法学,2019,41(3):69-82.
[50]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2.
[5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6.
[53]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9-100.
[54] 习近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210.
[55] 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7-19(001).
[56]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6.
(1)恩格斯指出:“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北坡得到精心培育的枞树林滥用个精光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山区畜牧业的根基挖掉;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来。”
(1)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现代性变化的大趋势,也是指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向现代状态转变、加速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基本信息:
DOI:10.16497/j.cnki.1672-335X.202505002
中图分类号:D64;X321
引用信息:
[1]李智卓,马小婧,赵冠豪.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No.208(05):8-19.DOI:10.16497/j.cnki.1672-335X.202505002.
基金信息: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法治保障研究”(23DFXJ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