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3 | 40 | 110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钓鱼岛问题作为中日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发表了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钓鱼岛问题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推动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对近十余年国内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内容主要涉及钓鱼岛问题的地理与历史研究、法理研究、现状及影响研究等若干个领域。
Abstract:[1]刘江永.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J].日本学刊,1996,(6).
[2]鞠德源.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陈本善.日本政治右倾化和钓鱼岛问题[J].东北亚论坛,1997,(1).
[5]王春良.略论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领土[J].烟台大学学报,1998,(2).
[6]吕一燃.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J].抗日战争研究,1996,(4).
[7]苏崇民.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思考[J].现代日本经济,1995,(2)-(3).
[8]司徒尚纪.关于钓鱼岛群岛历史地理的若干问题[J].岭南文史,1997,(1).
[9][日]井上清.“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M].日本现代评论社,1972.
[10]《民国档案》编辑部.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先生谈钓鱼岛历史及主权归属问题[J].民国档案,1997,(3).
[11]米庆余.琉球历史研究[M].香港: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12]曾丽民.泉州与琉球的民俗关系[J].海交史研究,1994,(2).
[13]韩行方.明崇祯朝册封琉球始末考辨[J].海交史研究,1993,(1).
[14]吴怀民.清代中国对琉球的册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3).
[15]戈斌.清代琉球国朝贡活动概述[J].历史档案,1993,(2).
[16]傅朗、谢必震.《明实录》中确有“洪武二十五年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的记载[J].海交史研究,1993,(1).
[17]杨彦杰.论明清之际的中琉关系[J].福建论坛,1995,(3).
[18]俞玉储.清代中国和琉球贸易初论(上、下)[J].历史档案,1994,(1);1995,(1).
[19]俞玉储.再论清代中国和琉球的贸易————兼论中琉互救飘风难船的活动[J].历史档案,1995,(1).
[20]秦国经.清代国子监的琉球官学[J].历史档案,1993,(1).
[21]吴辉.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
[22]李先波,邓婷婷.从国际法看中日钓鱼岛争端[J].时代法学,2004,(3).
[23]刘文宗.从历史和法律依据论钓鱼岛主权属性[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1).
[24]王乃昂.《略论中日钓鱼岛之争[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4).
[25]丛俊.钓鱼岛与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现状及前景[J].东南亚研究,1994,(6).
[26]邹晓翔.钓鱼岛主权与划界分离论[J].现代日本经济,1995,(1).
[27]林琳.从国际法论中国对钓鱼岛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4).
[28]王银泉.钓鱼岛主权考[J].军事历史,2003,(6).
[29]杨金森.钓鱼岛争端和日本海上扩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10).
[30]李晔.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J].日本学论坛,1998,(2).
[31]李中邦.日本调查大陆架及台湾地区政治情势对钓鱼岛主权的影响[J].日本学刊,2003,(6).
[32]徐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J].国际社会与经济,1996年,(11).
[33]杨丹.从钓鱼岛争端看日本军事发展走向[J].舰船知识,1996年,(11).
[34]杨丹.从相关法案看钓鱼岛[J].舰船知识,1999,(7).
[35]赵平安.钓鱼岛问题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中学政治参考,1997,(4).
[36]石家铸.钓鱼岛问题的现状与中日关系[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4).
[37]漠帆.钓鱼岛问题大事记[J].现代日本经济,1997,(5).
[38]漠帆.钓鱼岛问题大事记(续编)[J].现代日本经济,2001,(5).
[39]张世均.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中国人民的“保钓”斗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0]李清津.邓小平“共同开发”思想与钓鱼岛问题[J].日本学刊,1999,(4).
①关于该问题的论述可参见如下著述鞠德源:《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司徒尚纪:《关于钓鱼岛群岛历史地理的若干问题》,载《岭南文史》,1997年第1期;刘江永:《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载《日本学刊》,1996年第6期;王春良:《略论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载《烟台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方堃:《琉球、钓鱼岛与中日关系》,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吕一燃:《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载《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4期。
②上述内容综合了以下文献的观点:吴辉:《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1期;李先波、邓婷婷:《从国际法看中日钓鱼岛争端》,载《时代法学》,2004年第3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822.2
引用信息:
[1]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21-25.
基金信息:
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 2003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研究”(03JZD0024);; 2004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1世纪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研究”(04BMZ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