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刚;徐海卿;李志军;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是发展趋势,而港口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其如何进行数智化转型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日照港为例,研究在“战略驱动—技术驱动—生态驱动”的三重驱动下大型国有港口企业的数智化转型路径,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其从战略重组、多元赋能到数智迭代三个阶段的转型全过程。研究发现,日照港通过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构建“港口+高校+科技企业”的协同创新体系,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装卸业务向供应链集成服务的转型。在战略重组阶段,通过港口集团的战略驱动,完成战略资源的解构与重组,实现数智化战略的制定。在多元赋能阶段,借助产学研港创新联盟的技术资源提升与精研,构建数智平台。在数智迭代阶段,通过科技企业的赋能,完成生态资源的赋能与迭代,形成数智港口生态体系。最后,本研究提出“战略—技术—生态”的驱动逻辑与演化模型,为国有港口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5年06期 No.209 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0 ] - 纪玉俊;公洁;
构建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制造业领域的具体实践,有助于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坚实载体。在分析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生产智能化、产业转型绿色化、产业形态融合化和产业创新自主化出发,“五位一体”地选取评价指标,对2006—2022年全国284个城市的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进、组间转移和空间相关等特征。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显著,而绿色化则相对缓慢;从时空演进角度来看,区域、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随着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空间溢出效应逐渐显现。本研究可为区域制造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建议包括着力推进绿色化转型,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强化技术溢出与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梯度联动、优势互补的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格局等。
2025年06期 No.209 5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4 ] - 董文静;王昌森;张震;
旅游经济韧性提升是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探析城市旅游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理,有助于精准识别城市旅游系统的脆弱环节与恢复潜能,有的放矢地提升城市的旅游经济韧性。基于2012—2022年青岛市七区三市面板数据,构建旅游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析旅游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序演变上,旅游经济韧性在研究期内不断优化,低韧性行政辖区对高韧性行政辖区存在追赶效应,但旅游经济韧性有向多极化演变的态势;在空间演化上,旅游经济韧性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韧性高值区呈现“点-线-面”空间扩散态势,区域差异呈现收敛态势;在空间差异上,旅游经济韧性差距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东―西部差距趋于收敛,东―北部差距则呈扩大态势,西―北部差异始终保持最大;在影响因素上,城市化水平、旅游经济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是当下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主要因素,三者的交互作用增强了其对旅游经济韧性的解释力。
2025年06期 No.209 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