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客运流的网络格局与空间特征研究Network Patter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Passenger Flow in China
马学广,贾岩
摘要(Abstract):
铁路客运流是我国交通体系的关键领域,研究综合多种方法对我国铁路客运流的网络格局进行探析,通过细化铁路列车的类型,展现不同铁路类型下的城市网络格局与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和西安等是多个类型铁路客运网络的中心城市,网络化联系的重心呈现从北向南扩展的态势;普速网的分布集中于东北地区,高铁网和动车网集中于胡焕庸线以东,快速网和特快网覆盖范围最广;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首位联系规模最大,网络化联系的空间指向性明显以及中介枢纽的作用显著;铁路客运流网络呈现出空间跳跃、等级体系、多中心发展,以及空间选择性的特征。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空间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铁路客运流;城市网络;空间尺度;空间格局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国家空间理论视阈下新时代中国城镇体系的尺度重组研究”(18BJL092)
作者(Author): 马学广,贾岩
DOI: 10.16497/j.cnki.1672-335X.202006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Castells M.Grassrooting the space of flows[J].Urban Geography,1999,20(4):294-302.
- [2] 罗伯特·A·汉尼曼,马克·里德尔著,陈世荣,钟栎娜译.社会网络分析方法:UCONET的应用[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 [3] Smith,D A.Timberlake,M.Conceptualising and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System′s City System[J].Urban Studies,1995,32(2):287-302.
- [4] 马学广,鹿宇.基于航空客运流的中国城市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J].经济地理,2018,38(8):47-57.
- [5] 王海江,苗长虹.基于O-D网络的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及其分布规律[J].经济地理,2014,34(5):83-90,104.
- [6] 陈伟,刘卫东,柯文前,等.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17,72(2):224-241.
- [7] 李振福,史砚磊,徐梦俏,等.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层次结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36(4):981-988.
- [8] Hidenobu,M.International urban systems and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Some calculation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4,10(4):239-247.
- [9] 郭建科,侯雅洁,何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港口航运网络的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5):716-726.
- [10] 韩婷婷,霍佳梅,薛娇娇,等.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网络结构对比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0(4):379-390.
- [11] 鄢慧丽,王强,熊浩,等.中国“四纵四横”高铁对沿线站点城市可达性及其经济联系的影响[J].经济地理,2020,40(1):57-67.
- [12] 冯兴华,修春亮,刘志敏,等.东北地区城市网络层级演变特征分析——基于铁路客运流视角[J].地理科学,2018,38(9):1430-1438.
- [13] 王亚浩,钱名军,孙雷.基于复杂网络的我国西部铁路客运网可靠性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42(3):41-48.
- [14] 杜珊,张中浩.基于铁路客运交通流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关联性研究[J].城市学刊,2020,41(1):90-97.
- [15] 杜翠霞,赵鹏,王会会,等.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络特性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41(12):90-96.
- [16] 文瑞.中欧班列运行效益分析及高质量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评论,2019,(5):110-116.
- [17] 王海江,苗长虹.中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的空间联系及其结构图谱[J].地理研究,2015,34(1):157-168.
- [18] 马学广,唐承辉.中国城市网络化空间联系与格局——基于高铁客运流的大数据分析[J].经济地理,2018,38(4):55-64.
- [19] 方大春,马为彪.全面高铁时代省域中心城市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3):105-113.
- [20] 孙娜,张梅青.基于高铁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5):727-737.
- [21] 杨秀云,赵勐,王全良.我国高速快捷运输市场中竞争替代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基于中国高铁与航空运输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经纬,2020,37(3):81-91.
- [22] Yang H,Burghouwt G,Wang J,et al.The implications of high-speed railways on air passenger flows in China[J].Applied Geography,2018,97:1-9.
- [23] 王姣娥,景悦.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J].地理学报,2017,72(8):1508-1519.
- [24] 张凡,宁越敏.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自主性建构[J].区域经济评论,2020,(2):84-92.
- [25]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14,69(8):1130-1144.
- [26] 阎东彬,王蒙蒙.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空间的动态分布及差异性分析[J].经济问题,2020,(3):11-17.
- [27] 马学广,唐承辉.新国家空间理论视角下城市群的国家空间选择性研究[J].人文地理,2019,34(2):105-115.
- [28] Brenner N.New state spaces: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rescaling of statehood[M].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