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治理体系论纲China's Strategic Governance System of Building a Marine Power in a New Era
金永明;
摘要(Abstract):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以来,迄今尤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形成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治理体系,包括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原则、路径、方向和目标。而为切实推进海洋强国战略治理体系,有必要阐述推进海洋强国战略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愿景,分析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治理体系的保障措施,以及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应遵守的规范性制度的必要性,以维系海洋秩序并确保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环境,为此,在处理我国面临的重大海洋争议问题时,应遵守以规则为基础的制度,特别应根据我国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角色和定位的转变,为提升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并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目标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治理体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维护钓鱼岛主权研究”(18VFH010);;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海洋法框架下的海洋开发利用制度研究”(CAMAZDA201701)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金永明;
DOI: 10.16497/j.cnki.1672-335X.201905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3]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 [4] 金永明.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8.
- [5] 金永明.现代海洋法体系与中国的实践[J].国际法研究,2018,(06):42-43.
- (1)参见http://www.gov.cn/ldhd/2013-07/31/content_2459009.htm,2013年8月1日访问。
- (2)参见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615/c40531-30060680.html,2018年6月25日访问。
- (3)我国于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60周年之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提出了构建“和谐海洋”理念倡议,以共同维护海洋持久和平与安全。其内容为:坚持联合国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海洋;坚持平等协商,建设自由有序的海洋;坚持标本兼治,建设和平安宁的海洋;坚持交流合作,建设和谐共处的海洋;坚持敬海爱海,建设天人合一的海洋。不可否认,构建“和谐海洋”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以来在海洋领域的具体化,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海洋问题的新认识、新要求,标志着我国对国际法尤其是海洋法发展的新贡献。参见金永明著:《海洋问题专论》(第一卷),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第376-377页。
- (4)《习近平集体会见出席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内容,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23/c_1124404136.htm,2019年4月23日访问。
- (5)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2013日10月,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参见习近平著:《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页,第10-13页。
- (6)参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9年4月22日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4/22/c_1124400071.htm,2019年4月22日访问。
- (7)《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内容,参见《人民日报》2019年4月28日,第5版。
- (8)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三点共性。第一,二者均以发展经济,完善交通、物流、电网等基础设施为优先方向;第二,优先完备吸引外资的据点。即改革开放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由经济特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换的方式吸引外资据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以中国企业为中心的类似经济特区那样的合作园区;第三,以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即改革开放的先富论与“一带一路”倡议理念合作共赢是一致的。参见江原规由:《“一带一路”现状与日本》,《国际问题》第673期(2018年7-8月),第45-46页。
- (9)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23/c_1124404136.htm,2019年4月23日访问。
- (10)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等方面的内容,参见金永明著:《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海洋出版社2018年版,第32-34页。
- (11)参见http://www.gov.cn/2013lh/content_2354443.htm,2013年3月15日访问。
- (12)参见http://www.gov.cn/zwgk/2013-07/09/content_2443023.htm,2013年7月11日访问。
- (1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内容,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21/c_1122570517.htm,2018年3月21日访问;《关于中国海警局行使海上维权执法职权的决定》内容,参见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8-06/22/content_2056585.htm,2018年6月22日访问。
- (14)其中《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简称“三定方案”)内容,参见http:/www.mnr.gov.cn/bbgk/sdfa/,2018年9月11日访问;《生态环境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简称“三定方案”)内容,参见http://www.cenews.com.cn/news/20180911_884728.html,2018年9月12日访问。
- (15)有关南海问题争议及解决方法内容,参见金永明:《南沙岛礁领土争议法律方法不适用性之实证研究》,《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4期,第20-30页。
- (16)关于南海资源开发的目标取向内容,参见金永明:《论南海资源开发的目标取向:功能性与规范性》,《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6页。
- (17)关于南海岛礁周边海域“航行自由行动”内容,参见金永明:《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的海洋法分析》,载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国际法年刊》(2018),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410-438页。
- (18)《中国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2012年9月10日)内容,参见http://www.gov.cn/jrzg/2012-09/10/content_2221140.htm,2012年9月11日访问;《中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和《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2013年11月23日)内容,参见http://www.gov.cn/jrzg/2013-11/23/content_2533099(2533101).htm,2013年11月25日访问。
- (19)《外交部官员:习近平会见安倍晋三双方达成十点共识》(2019年6月27日)第8点指出,(中日)两国领导人同意,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建设性管控矛盾分歧;双方将继续推动落实东海问题原则共识,共同努力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实现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的目标。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6/27/c_1124681233.htm,2019年6月28日访问。《中日举行第十一轮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2019年5月11日)第13项指出,双方确认坚持2008年东海问题原则共识,同意进一步沟通交流。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5/11/c_1124480563.htm,2019年5月11日访问。
- (20)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指出,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9页。《中共国家海洋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海洋的决定》(2015年7月20日通过,2015年8月7日公布)指出,应在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树立法治权威,在维护人民利益中彰显法治理念,在海洋管理中体现法治思维,在海洋领域改革中坚持法治底线。参见http://www.soa.gov.cn/zwgk/gs-gg/201808/t20150807_39403.html,2015年8月19日访问。
- (21)中国政府针对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及态度,参见中国外交部:《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2014年12月7日),http://www.gov.cn/xinwen/2014-12/07/content_2787671.htm,2014年12月8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2016年7月12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712/c1002-28548370.html,2016年7月12日访问。中国国际法学会著:《南海仲裁案裁决之批判》,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446页。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