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生珍;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和理论遵循。紧密围绕中国当下的实际需求提出问题,并以此为导向来甄选和应对研究对象,成为实现中国文化主体性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构建中国外国文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务必摒弃那种脱离实际或是盲目追随外国理论、沦为他人思想附庸的错误做法。
2025年02期 No.205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 ] - 徐德荣;江建利;
中国儿童文学自主学术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百年征程中代表性理论成果,建构具有深刻性、系统性和工具性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体系,促进中外对话与互鉴,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为视角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百年发展历程,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已经构建起以“儿童本位”为基石,以本质论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范式、“三重目光”和“三重证据法”等方法论为特色和代表的中国自主原创的学术体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所形成的自主学术体系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中国儿童文学相关领域中的紧迫问题,而且可为世界儿童文学研究探讨儿童文学的核心问题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路径,有着重要的对外传播价值。
2025年02期 No.205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7 ] - 刘晓书;张生珍;
文学常常被当作传递法律理念的重要工具,而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主人公的当代英国成长小说更是借助法律书写来传递伦理教诲思想。通过描述审判场景、展现法律程序和分析法律规则,英国成长小说中的法律主题书写一方面旨在教育儿童尊重法律,使其认识到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启迪青少年读者重新审视法律,分析法治、正义与权力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正视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赋予青少年纠正与改变法律不公的责任和期望。研究参考中国学者提出的话语范式,对成长小说中的法律书写及其蕴含的思想展开对话与互构,进而揭示英国社会文化中存在的深刻而复杂的问题。
2025年02期 No.205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6 ] - 刘江;曾琢;
当代美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家南希·法默的《蝎子之家》系列可谓青少年文学的后人类生命政治宣言。马特作为科技与人性相混杂的后人类存在,承载了人们对技术追求的狂热与忧惧。这一矛盾现象映射出后人类主义仍囿于人文主义二元对立的认知框架中。人类与后人类之间形成新型二元对立关系。借助生命政治理论,通过细致考察马特对后人类生命困境的种种僭越,深入挖掘作品如何解构极权统治对赤裸生命的不断生产,以及对后人类技术身体的主体性进行建构。在深度追问后人类语境下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意义后,尝试构建尊重他者生命价值的后人类生命伦理观念,超越人类制造生命差异的人类中心主义局限。
2025年02期 No.205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