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洋发展研究_海洋社会学

  • 技术的社会选择与社会定位——一种对长岛木帆船技术社会化过程的解释

    崔凤;徐霄健;

    依托于长岛木帆船制造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早期远海捕捞业是科学的海洋实践活动,也是早期海洋群体生活体验的一种典型的策略行为,它的起源、衍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发展规律。技术的社会选择与社会定位过程是技术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在长岛木帆船的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生产技术要依托于生产工具而存在,技术的行动主体是技术与社会互动的中介变量,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决定技术社会化过程的动力机制。在渔村社会中长岛木帆船制造技术的产生和传播不是偶然的历史因素,而是社会或个体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决定了技术的社会定位,根据这一社会定位人们选择了一套适应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生产实践方式,并以此建构了特殊的利益交换关系和互动原则。因此,对传统生产工具的技术社会化过程的科学分析,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并对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结构的内部调整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2019年04期 No.16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9 ]
  • 价值、利益与滨海湿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肯·A·古尔德论美国湿地规划与管理的启示

    王书明;董兆鑫;

    肯尼斯·A·古尔德等人认为湿地利用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冲突的。一方面交换价值表现为经济发展需要利用不同形式的土地资源,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使用价值表现为人们对待开发的湿地有生态美学方面的要求。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开发商作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他们对利用湿地产生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存在利益冲突。政府决定采取有限开放的方式管理作为稀缺资源的湿地以及利益冲突;利益相关者在开放的有限制的参与过程中提出有关方案和对方案的异议,最后在技术层面对方案加以确定。有限开放的参与有利于管理稀缺资源,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调动以实现方案在最广泛程度上的合理性和代表性,但利益相关者的内在不平衡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参与和结果的不平等。这些理念和做法对于我国滨海湿地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019年04期 No.168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5 ]
  • 环境经济社会学视野下的海岛旅游开发及其反思——青岛市L岛的实地研究

    刘敏;

    由于海岛渔民传统海洋经济活动带来了海洋生态资源退化,海岛乡村发展面临困境,海岛旅游开发成为海洋生态保护与海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海岛旅游开发给海岛渔村带来了发展与就业机会,原本外迁的海岛渔民开始返迁,海岛空心化问题得到缓解,海岛乡村振兴得以推进。然而,由于旅游收益分配不均和相对剥夺感的增加,海岛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海岛渔民的生活习惯被打乱,生活成本上升,生活空间受到挤压。此外,海岛旅游开发还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海洋生态保护。为此,如何将海岛旅游开发嵌入到相互依赖的海岛社会关系中,是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环境经济社会学则可以成为分析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理论视角。

    2019年04期 No.168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95 ]
  •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社会效益及路径选择

    张一;马雪莹;

    长期以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既强调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效率,也强调生态效益的公平,具有注重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和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的价值取向。然而在海洋实践过程中,持续存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失衡而引发社会矛盾的现象,这种失衡与社会效益缺位密不可分。管理部门的"经济人"属性导致的本位主义和工具理性取向、社会海洋生态价值观缺失导致的个体逐利意识以及社会效益本身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效益价值目标长期缺位的内在逻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赖于对社会效益的清晰认知,并以此作为实践的标准和目标,在此视角下创新模式,着重点应是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以体现出人本精神和民生取向。

    2019年04期 No.168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20 ]

海洋发展研究_极地问题研究

  • 加拿大北极原住民自杀问题

    郭培清;申倩;

    加拿大北极地区原住民的自杀率是加拿大国家整体自杀率的十倍左右,加拿大北极原住民自杀率的走高趋势以及一波接一波的自杀潮极易造成社会恐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带来劳动力减少以及男女比例不协调,进而使得加拿大北极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加拿大北极原住民在不同时期的自杀状况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近年来加拿大北极原住民的自杀问题愈益严重,也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了原住民社区必将面临各种社会问题的困扰、曾经遭受的历史创伤也引起了文化断层和传统流失继而导致族群认同危机、不完善的自杀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服务再加上其他诸如媒体的渲染、酒精和毒品的过量摄入等因素都是造成目前加拿大北极原住民自杀问题渐趋恶化的原因所在。

    2019年04期 No.168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61 ]
  • 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话语活动研究——基于政策话语理论拓展的视角

    云宇龙;

    在政策话语理论拓展分析视角下,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可以看作我国对外政策活动中的一部分,并表现为产生大量话语活动、逐步获取政策话语权的过程。当前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话语活动面临着实践诠释与制度权力的双重情境,近年来我国审慎地开展北极政策话语活动,对外表达中国北极参与基本理念和主张,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政策话语意识提升、政策话语内容泛化、政策话语环境塑造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参与北极治理政策话语活动的利益表达机制、内容优化机制、回应机制等,以增强政策话语活动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北极的利益。

    2019年04期 No.168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59 ]

海洋发展研究_海洋法学

  • 海洋争端法律解决机制执行比较研究

    罗国强;文鑫;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了争端解决机制的组成、权限、审理程序等,但是在形成有强制拘束力裁决的执行问题上却鲜有涉及。从目前对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以及仲裁法庭的案件执行信息统计来看,三者执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从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开始,国际法院受理案件18件,审结13件,其中6件都没有得到合理善意充分执行;国际海洋法法庭受理案件25件,审结25件,未执行3件;仲裁法庭受理案件22件,审结13件,5件没有得到执行。而产生这种执行差异的原因包括机构设置本身的权威性、案件的内容和裁决、执行保障等因素。为此,可以构建执行监督体系和创设强制执行措施来作为设想,进一步保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涉争端解决机制的合理善意充分地执行。

    2019年04期 No.168 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005 ]
  • 从日本退约谈鲸鱼法律保护问题

    刘恩媛;

    日本宣布,从2019年7月起正式退出《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在其专属经济区重启商业捕鲸。日本坚持认为其捕鲸行为不违反国际法,退约前做为缔约国有在南大洋"科研"捕鲸的权利,退约后其对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反捕鲸组织对捕鲸船的暴力行为是海盗行为、生态恐怖主义、违反海上避碰规则。由于国际法院判定日本的"科研"捕鲸是商业行为,日本退约时的声明不符合国家单方行为的法律要件,日本退约并不能停止各国间的"鲸鱼战争"。由于"鲸鱼战争"争夺的是公海和南极的资源,各国都坚持本国利益优先,冲突持续不断。"鲸鱼战争"本质上是以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的政治问题,政治谈判解决是更优的选择。

    2019年04期 No.168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08 ]

海洋发展研究_海洋经济与管理

  • 新时期中埃蓝色伙伴关系构建——基于SWOT-APH分析法

    贺鉴;堵泽西;

    在全球海洋治理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与其他国家建立开放包容、具体务实、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这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海洋资源开发与合作,共同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埃及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构建中埃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尤其是发展中埃两国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显得尤其重要。有必要引入SWOT分析法对中埃蓝色伙伴关系构建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进行分析,由于SWOT分析作为定性研究不能将各因素的权重进行准确的定位,因此继续引入APH分析法将SWOT中各因素进行权重排序,并将各个要素的权重画成战略四边形确定两国应采取SO型战略,据此得到中埃两国在蓝色伙伴关系构建中的具体实施路径。

    2019年04期 No.168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29 ]
  • 发展权益与风险约束:小型岛屿国家的旅游经济开发

    王娟;杨晨;

    小型岛屿国家有着不同于大陆国家、大型岛屿国家、主权国家附属海岛的独特发展特征,旅游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Citespace分析方法对1986年到2017年30年间的小型岛屿经济体旅游开发问题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后发现:在研究内容上,与旅游相关的研究起步早、持续时间长,具有多学科分布特征;在研究热点上,旅游影响、气候变化、经济增长等始终居于各聚类关系的主导地位;在研究分布上,以欧美等临海国家为核心地域,形成具有旅游研究共同体特征的合作网络。为深入分析小岛国的旅游经济发展特征,从旅游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旅游发展约束与风险管理、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以及旅游发展模式与治理四个方面对小岛国旅游经济开发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化述评,认为小岛屿国家旅游经济依赖的正负效应、海洋政策与岛屿恢复力、旅游投资风险管理、治理转向与社区赋权等方面是其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与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9年04期 No.168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71 ]
  • 我国海洋体育旅游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纪晓曦;黄安民;金艳方;王丽霞;

    我国海洋事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海洋体育旅游已由单一的滨海旅游向滨海、远洋旅游复合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海洋体育旅游安全问题也显现出来。安全表现形态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娱乐项目安全事故、治安犯罪和生物侵害等。虽然政府和旅游企业逐步加强安全管理,但仍存在不足。本文在分析海洋体育旅游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海洋体育旅游安全管理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从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新兴项目旅游法规,完善预警、应急、救援机制,旅游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引导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推广,促使安全教育进一步普及,加强安全保险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等六个方面对加强海洋体育旅游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2019年04期 No.168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711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贸易自由化还是污染自由化?——我国环境污染的地区效应分析

    王舒鸿;王小青;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断加快,但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考虑到污染排放的动态持续变化特征,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对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环境污染程度。其中,结构效应为正,资本密集度提高会引起污染排放增加的负面效应;当人均收入较低时规模效应大于技术效应,两者的合效应对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当人均收入较高时规模效应小于技术效应,两者的合效应对污染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检验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发现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但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的污染排放量增加。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东部地区进一步鼓励发展环保技术,吸收和借鉴国外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区域内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进行合理的招商引资,防止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

    2019年04期 No.168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603 ]
  • 城市融合对流动农民工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孟繁邨;李天成;苏志伟;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使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研究城市融合对流动农民工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融合阶段下,城市融合的分维度对流动农民工身体健康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按照迁移方式分组发现,融合结构的改变同样影响到流动农民工的身体健康。随着融合阶段的深入,其各维度对健康的影响存在动态的变化。当跨省迁移与省内迁移均进入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其融合结构趋于一致,融合对健康影响的差异性不再存在。最后,本文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鼓励混合居住模式、改善流动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等政策建议。

    2019年04期 No.168 10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9 ]

语言与文学研究

  • 胡超籍贯生平著述考证

    傅根清;

    胡超为汤溪县自成化七年成立之后的第一位进士,官至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中。胡超自幼独奋励学,有能文声;举进士后克勤敬业,清慎廉明,闲暇之余,书卷自娱,性喜与在京诸文友相酬唱;致仕之后,更是恬淡自适,与兄弟子侄吟咏不绝,一生著述颇丰,成就颇高,有《耻庵集》十卷藏于家。由于职位不高,《耻庵集》又毁于火,对于其生平行实与文学创作成就,世人知之甚少。本文即对其籍贯、生平与著述,进行一个系统的考证。

    2019年04期 No.168 114-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9 ]
  • 《米格尔街》的记忆与身份认同

    刘爽;庄静;

    《米格尔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成名作。小说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特立尼达为背景,通过17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勾勒出"米格尔街"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作者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回溯了米格尔街的旧时乡邻寻求身份认同的种种困境,揭示出后殖民时代人们实现身份认同的虚无感与悲剧性。在重返童年记忆空间的写作中,奈保尔构建起后殖民文学"自我-他者"的叙事再现。

    2019年04期 No.16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198 ]

  • 第五届中国海洋公共管理论坛在青岛召开

    <正>2019年6月16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国管学院、MPA教育中心、青岛市公共管理研究会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海洋公共管理论坛(2019)"在蓝海大饭店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海洋治理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社科院、江苏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王琪院长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代表学校致辞并介绍学校的整体

    2019年04期 No.16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7 ]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版声明

    <正>《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单月出版)。为适应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建设需要,特别是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提升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及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换届契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19年第5期

    2019年04期 No.168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9 ]
  • 中国海洋大学校园风光鱼山校区

    刘邦华;

    <正>~~

    2019年04期 No.168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