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胜;李新格;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海洋科技创新过程分为创新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06—2014年11个沿海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远高于创新研发效率,较低水平的创新研发效率导致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海洋科技创新研发效率和综合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则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区域层面上,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效率及分阶段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分阶段效率协调程度差。
2018年06期 No.164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引用频次:48 ] |[下载次数:901 ] - 王波;倪国江;韩立民;
向海经济是新时期所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深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向海经济的理论内涵、特征、关键点与演进过程,认为向海经济是是以陆域经济为基础,以海洋经济为依托,以海岸带为空间载体,以现代港口为支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以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效衔接陆海通道、实现陆海经济互动融合为目的的开放式经济新模式,空间指向性、演进层次性、发展综合性、高技术依赖性、开放包容性、生态环保性等特征显著,陆域经济、海洋经济、现代港口与海洋交通运输是支撑向海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并将向海经济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互动。
2018年06期 No.164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引用频次:42 ] |[下载次数:1406 ]
- 王玉梅;林少钦;孙玉洁;
在系统地分析传统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协同的内涵基础上,建立传统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协同过程模型。并从创新构思协同、技术研发协同、技术生产协同、技术成果商业化协同、构思评价及反馈协同等五个方面,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协同因素,建立指标体系。以山东省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传统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协同因子进行进一步定量分析,最终识别出诱发传统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协同因子。根据所识别的因子分别从传统企业创新构思与转型升级协同实现、传统企业研发创新与转型升级协同实现、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生产与转型升级协同实现、传统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与转型升级协同实现等四方面给出实现传统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协同的对策。
2018年06期 No.164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29 ] - 段文鹏;牛德强;张懿;
鲁台经济及产业合作由来已久,成果颇多。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确定合作产业及对接途径等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进一步深化鲁台经济合作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山东省各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在综合台湾产业经济发展优势以及经验互鉴的基础上,提出鲁台不同产业合作的不同思路和对接路径,即要通过传统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并为台湾提供第一产业现金技术和资本输出场所来拓宽第一产业合作深度;通过传统制造业升级、制造业供给体系提升来实现第二产业的高质量合作发展;通过跨界融合发展、降低服务业合作门槛来促进第三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与合作。
2018年06期 No.164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8 ] - 韩柯子;朱晨歌;王红帅;
文章以全球社会政策治理为分析范式,对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概念梳理、进程还原与可行性评估。这一纲领性目标产生于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背景,是全球生态—社会合作的迄今集大成者;不但在世界范围内具体化为各行为体的政治实践,亦引发了诸多学术探讨。从全球社会政策视角进行评估,该议程在"再分配"范畴表现突出,高于其"管治"与"人权"的政策范畴。从全球社会治理视角进行评估,这一纲领在各个行为体层面均有功益,但其界定模糊、责任缺位等问题的存在,或会影响其治理效果。随着世界局势的变更,可持续发展目标仍需面临新的挑战。
2018年06期 No.164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123 ]
- 同春芬;吴楷楠;
伏季休渔制度具有与生态文明一致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是推进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然而屡禁不止的违法捕捞现象却大大地削弱了伏季休渔制度的资源养护作用。将伏季休渔制度纳入到"多重逻辑"的分析框架当中发现,"国家的逻辑"使制度所出现"漏洞"还未能得到有效的弥补,"科层制的逻辑"所带来的选择性、运动式执法则让制度的执行存在"缝隙"。而渔民"理性的逻辑"则在制度"漏洞"的驱动之下,利用制度执行所出现的"缝隙"进一步采取行动,形成了违法捕捞屡禁不止的治理困境。基于此,在政策措施上要构建多层次、多样性的治理机制,并将福利治理纳入政策制定的视野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地构建起全面、符合实际的自下而上反馈机制,不断完善与制度相关的配套政策,注重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更加强大、完善的执法力量。
2018年06期 No.164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762 ] - 李凌汉;孙晓娟;
近年来因担忧环境风险而引发的抗争事件呈明显递增趋势,对社会有序运行造成强烈负面冲击。基于政治场域理论分析框架,以连云港市反核循环项目建设典型案例展开研究,发现在我国特定政治场域空间下,权力支配者(地方政府)、权力被支配者(民众)和新进入者(企业)利益诉求分歧明显,且在社会资本匮乏、环境NGO缺席的场景下,政府与民众在核循环项目建设方面的"零和博弈"必然导致矛盾激化,诱发群体抗争事件发生。基于实例分析,提出通过提升域内社会资本、疏通沟通渠道、提升民众政策参与权等方式解决困局。
2018年06期 No.164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72 ]
- 李修江;吴炳章;张国;
对中动句感觉属性的分析表明,中动词的作用是,客体通过动作反作用于主体,使主体知觉客体事物具有接受动词影响并使动词事件发生的属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中动句是主语"动作源"感觉属性表征的假设。基本观点是,主语具有相应的"动作源"属性,故能够受动词动作的影响。"动作源"属性是寄寓在主体-客体(即主语)的动作关系中的示能性,其概念图式是V-able或者"好V""难V"。鉴于"动作源"属性是依赖于动词动作但由客体展现的特设(ad hoc)属性,生成中动句涉及的提取客体"动作源"属性的操作具有认识模态归属特征。
2018年06期 No.164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9 ] - 刘娟;王静;
帕斯卡·基尼亚尔是法国最重要的当代作家之一,其著作丰硕且屡获文学大奖。音乐和语言是基尼亚尔作品中时常涌现的两大主题。作家认为音乐是呼唤生命原初状态的重要手段,而语言是建构生命原初的工具,音乐跟语言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意义和谐关联,二者最终都指向神秘的原初之地。基尼亚尔用独特的哲学思辨去思考音乐、语言和文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原初之地的想象和描绘来阐释自己的艺术审美。
2018年06期 No.164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2 ] - 翟勇;
台阁诗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缺乏真情实感,内容贫瘠。然而台阁诗与爱情诗、山水诗一样,仅是一类诗题,因而要求台阁诗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就难免有强人所难之嫌。同时台阁诗为上层文人在特定的场域所书,普罗大众对书写环境的陌生,所以很难体会其中的情感。具体到康熙朝的李光地,其虽不以诗名世,但作为康熙帝重臣,所作诗在当时的影响亦非普通诗人所可比拟。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以在场理论切入,我们会发现李光地的台阁诗不仅情感真挚,甚至部分诗亦兼备诗性之美,尤其是当从京城转场到故乡,诗的个性与美好更加凸显。
2018年06期 No.164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