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洋发展研究_极地问题研究

  • “未定之域”:中国北极问题研究十年述评

    徐庆超;

    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北极研究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北极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北极的国际法律地位问题、相关北极国家间主权争端、北极地缘政治与身份构建、北极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聚焦北极政策的国别研究、北极航道、能源、安全及其他。显著特征有:研究力量分散布局不均衡、投入偏少但近年有所突进、产出的国际影响力较受限、基础研究弱理论创新不足。作为一个"未定之域",国内不同北极行为体的细化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北极战略的兼容性,以及北极国家研究,将是未来中国北极研究的可能方向。

    2017年05期 No.15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647 ]

海洋发展研究_海洋社会学

  • 国外海洋社会学研究述评——兼与中国的比较

    崔凤;王伟君;

    作为独立创建和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海洋社会学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在理论建构、经验研究与政策应用等领域已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国外海洋社会学的学术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成果却未引起国内学者重视,中外海洋社会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也相对较少。通过对EBSCO、ResearchGate、Academia等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国外学者对海洋社会学已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所涉及的国家包括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与中国相比,国外海洋社会学在学科英文译名、主要研究对象、所涉研究主题、研究关注重点和学术话语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海洋社会学应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该学科的深入发展。

    2017年05期 No.156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66 ]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同春芬;夏飞;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渔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全新阶段,在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等多方面的制约下,海洋渔业发展阻力重重。文章以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环境背景,分析海洋渔业在产业结构、水产品供给方式、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渔业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对策建议。

    2017年05期 No.15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673 ]

海洋发展研究_海洋法学

  • 质疑海事电子数据证据的真实性

    高波;

    电子数据从产生之初,人们一直都在质疑它的真实性。虽然海事电子数据仅为电子数据中的一类,但谚语有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在司法运用中有着与一般电子数据证据相同的要求。以海事电子数据为视角研究质疑电子数据真实性问题,不仅能为海事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从研究中寻找一般电子数据的普遍性适用规则。

    2017年05期 No.15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09 ]
  • 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适用问题探析

    袁雪;

    当前的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是以《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1971年建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以及二者的一系列议定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为了适应国际海运的发展和损害后果日益严重的船舶油污事件的需要,其内容随着公约的修订而不断变化。而每次修订所导致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油污损害赔偿限额的逐渐提高,导致了对于是否应该设置赔偿限额以及该机制适用性的质疑。另外,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排他性、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局限性、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参加国的局限性也是导致该国际机制适用性瑕疵的重要原因。应当扩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及机制参加国的范围,设置合理的赔偿限额,提高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适用性和完整性。

    2017年05期 No.156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812 ]
  •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我国填海造地行政规划法律的反思与定位

    余敬;唐欣瑜;

    行政规划是填海造地前瞻性的目标控制工具,长期以来,填海造地的行政规划均已经济利益为导向,"向海要地"势头迅猛发展。在处于入工业社会中后期阶段背景下,我国填海造地行政规划法律与政策明显偏离了海洋生态利益保护的重心与轨道,因而必须改变当前仍以工业文明式的填海造地行政规划,转向生态文明导向的行政规划。由于我国当前填海造地存在填海造地规划法律体系的缺位、填海造地规划中生态原则的失衡、环境规划措施的乏力的问题,需要从构建海洋填海造地专项规划法律体系、拨正填海造地规划法律中生态原则的定位、健全填海造地环境规划的具体措施来改进。

    2017年05期 No.156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44 ]
  • 论海上共同开发监督机制的完善及其在南海的适用

    黄文博;

    监督机制是海上共同开发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现有的海上共同开发实践,监督机制可被总结为三种类型:国家双向监督型、国有公司监督型和联合机构监督型。这些类型的监督机制在推进海上共同开发的同时,也存在弊端。国际社会有诸多国际组织参与国际监督的实践,完善监督机制,可以国际组织为视角,在监督模式、决策方式和监督权的行使等方面吸纳国际组织成员,形成新型监督机制。新型监督机制发挥了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功能,有效弥补了现有监督机制的不足。中国致力于南海共同开发,为新型监督机制的适用创造了契机。中国需全面认识新型监督机制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选择合适的国际组织,深化合作与互信,为推进南海共同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2017年05期 No.156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5 ]

海洋发展研究

  • 渔户地理标志水产品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的分析

    陈雨生;孙圆圆;李中东;

    基于山东省360份渔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渔户地理标志水产品生产行为。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地理标志水产品认可度、合作社参与度、地理标志水产品政策关注程度、政府监管力度、养殖年数变量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水产品生产意愿,而年龄变量负向影响渔户地理标志水产品生产意愿;渔户家庭人口数、渔药残留重视度、订单合同、养殖技术指导、地理标志水产品政策关注度、政府监管力度变量对其地理标志水产品生产比重选择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2017年05期 No.15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664 ]
  • “同光之际”海防人才思想讨论的当代启示

    季岸先;薛桂芳;

    1874-1875年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同光之际"海防策略大讨论。以这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聚焦"海防人才"议题,从"为什么要重视海防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海防人才""如何解决海防人才问题"等层面,着重分析沿海沿江督抚的思想认识对于当代海防人才建设的启示。

    2017年05期 No.156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5 ]

文化产业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张立波;张奎;

    "互联网+"带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在促进数字化博物馆、智慧型博物馆建设的同时,也推动着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的开发理念转变、开发模式转型、开发能力提升和开发空间延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需要通过重视综合服务、开辟线上平台、加强多方联合、丰富产品体系、扩展产业链条等多种路径加快文物衍生产品开发创新,并借助研发众筹化、内容IP化、产品体验化、生产定制化、平台整合化、营销网络化等具体方法进行转型升级。

    2017年05期 No.156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引用频次:32 ] |[下载次数:971 ]
  • 文化产业政策演化视角下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创新——自1996-2017年相关政策文本观察

    匡亚林;

    新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动漫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据1996年以来的政策梳理和分析,国内动漫产业规模巨大但发展扶持政策尚不完善,动漫产业风险高且收益低,存在原创性低和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根据政策分析工具框架分析发现政策工具使用中自愿性发展工具不健全,混合型工具运用不够,强制型政策工具占主导等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提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加强企业、行业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对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期对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有所裨益。

    2017年05期 No.156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引用频次:40 ] |[下载次数:1505 ]
  • 住区再生与文脉传承——日本历史街区改造经验视域下泉州西街发展探析

    丁智才;蔡斯晗;

    历史街区因其独特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各地改造活化的历史文化街区越来越多,但较普遍存在着雷同化、过分商业化等问题,特色不明、文化失真广为诟病。日本住区再生式街区改造,独特文化祭,住民参与延续街区文脉,增加街区认同感可以资借鉴。泉州西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各方慎重的渐进式改造虽避免了大拆大建,但也制约了街区发展进程。借鉴日本街区改造经验的泉州西街开发路径,以政府主导住区再生式的改造模式,更新兼具传统与美感的传统商店街,通过多方参与,全方位促进西街新发展。

    2017年05期 No.156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147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用户创新研究评述与展望

    姜忠辉;崔珍珍;

    用户创新是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用户需求差异的日渐扩大,制造商应着重关注用户创新。国外对于用户创新理论的研究较早,已具有基本的理论框架,而国内在用户创新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仍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对用户创新发展近况的概括性文献。综合已有的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对用户创新的概念、用户创新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用户创新理论的多元化研究进展作出了概括性地总结,发现已有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展开。据此,提出了用户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7年05期 No.156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665 ]
  • 区域发展能力:主流经济学语境下的表述

    张婷婷;曹子坚;

    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一大取向。但是,作为一个初步拓展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提升区域发展能力的对策研讨,尚未形成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体系。在主流经济学语境下,诠释区域发展能力的核心要件,有助于加强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社会认知,并为开展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区域能力需求和区域能力供给,设计模型建立了主流经济学语境中的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区域能力的成本收益和能力建设路径。

    2017年05期 No.156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1 ]

语言学研究

  • 口头与书面同伴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准确性的影响

    李旭奎;于丽;魏新锋;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口头与书面同伴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历时16周,以两个班级共61名大二学生为被试,其中一个班的30名学生参与书面同伴反馈活动,为书面组;另一个班的31名学生为口头组,参与口头同伴反馈活动。对前测与后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口头和书面同伴反馈中,哪一种更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在两种反馈中,被试都能提出正确、有效的反馈,且大部分反馈意见能被同伴采用。本研究为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某些启示。

    2017年05期 No.156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666 ]
  • 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主动选择——林语堂《论语》英译的译者中心性研究

    尚延延;杨萍;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中心性作用,表现之一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林语堂《论语》英译的个案就诠释了译者的这种中心性,并阐明了当前生态翻译学理论一处尚未充分表述的思想: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不仅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被动的适应,还包括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的主动选择,而这正是译者中心性的表现之一。

    2017年05期 No.156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216 ]

文学研究

  • 从《玩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看米兰·昆德拉和张贤亮的“创伤书写”

    刘爽;谭晓丹;

    捷克作家昆德拉与中国作家张贤亮都擅长通过"创伤书写"来揭露压抑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个体生命力受到的创伤。为了获得拯救,受创伤的个体就必须采取各种动力来对自我进行恢复,通过透视两位作家"创伤——拯救"叙事策略的异同,可以寻求到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动因。

    2017年05期 No.156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10 ]
  • “自我批评”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话语的生产——以《人民日报》三篇“自我批评”的检讨文章为中心

    许永宁;

    以《人民日报》三篇"自我批评"的检讨文章为主体的文学批评话语,丰富而又具体地呈现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现实图景和文学的生态,进而剖析文学批评在新时期面临的文学困境和理论诉求。这一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生产不仅清晰地呈现出政治制度在文学批评话语中的规范和训导的制度设计作用,也反映出在新时期文学语境下,文学批评所呈现出的时代特点和批评特质。可以说,这一独特历史现象的文学批评活动在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具有启发性的意味,开启了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阐释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并且迅速将其历史化,从而在探索和反思的互训中,力图实现文学批评的客观化。

    2017年05期 No.156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4 ]

中国海洋大学校园风光

  • 海大學人——赵领娣 教授

    <正>赵领娣(1963—),河南焦作人,1980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学系,1984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首届毕业生(1987年),1988年获兰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筰教授以及汪景庸教授攻读环境科学专业博士,2003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中国

    2017年05期 No.1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9 ]
  •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科研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直属的独立建制二级单位,是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源头可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马列室,历经社会科学系、社会科学部等发展阶段,2017年3月更为现名。作为学校最早成立的文科教研机构,学院始终致力于思政课教学,并为学校文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05期 No.15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