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宗金;
海洋环境意识是环境意识在海洋空间领域的表征,是人类对海洋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意识;既包括人类对海洋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人类对海洋社会环境的自我觉知状态。海洋环境意识研究是当代环境意识研究分化和海洋意识研究变迁两者汇流的结果。海洋环境意识存在特定的结构,包括海洋环境经验、海洋环境感知、海洋环境情感、海洋环境意向等部分;还存在一般海洋环境意识和特殊海洋环境意识的区别;并且表现在个体海洋环境意识、公众海洋环境意识和组织海洋环境意识三种主体形式。海洋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离出客体特征和主体特征的影响。可以从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两个角度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公众海洋环境意识。
2011年05期 No.11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700 ] - 崔凤;张双双;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上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溢油事件,凸现了人类海洋开发活动蕴藏的环境风险。海洋开发中的环境风险包括破坏海洋环境的风险、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以及带来的次生风险等,主要由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等原因造成,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和必要的控制。
2011年05期 No.11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44 ] |[下载次数:1549 ] - 朱新瑞;朱鑫龙;单小涵;
政府是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科学研究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而公众对科学技术研究的经费使用问题,常有质疑的声音。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热情很高,认为海洋科技是应重点投入的领域。社会公众愿意为科学技术,尤其是海洋科技发展愿意提供的资金远高于实际相关科技领域所获得的经费,这表明,从公众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尤其是海洋科技领域,还有较大的加大投资的空间。
2011年05期 No.116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2 ] - 王书明;高晓红;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涵盖生态、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和其他社会基础作为生态建设的支撑。海南作为最先建设生态省的示范区,其优势已逐步显现:在自然生态上,主要表现为优越的气候与区位优势、丰富的海陆资源以及多彩的旅游资源;在生态文化上,具有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风情与正在形成的现代生态价值观;在战略支持上,有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这三大优势是海南生态省建设最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也是海南生态省未来发展的持续动力。
2011年05期 No.11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94 ] - 张愿;
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小型船只对美国所造成的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小型船只安全战略》及其执行计划。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关及边境保护署等职能部门也出台或加强了一系列新制度和监管措施,从法律、政策、技术、外交等多个层面应对小型船只的安全挑战。这些措施改善了美国海上及海岸地区的安全状况,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近年来美国小型船只管理的构想与实践状况的检视,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拓展我国海岸安全管理的思路。
2011年05期 No.11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6 ] - 韩立民;刘迪迪;
海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HACCP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控制冷冻海产品质量安全的国际强制性认证标准。HACCP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海产品进行危害分析,设置多个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制及监控体系和纠偏措施等环节,从海产品的捕捞、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冷链物流环节对海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目前,HACCP已成为我国海产品冷链物流主要的质量控制体系。
2011年05期 No.11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998 ] - 方百寿;赵英如;
滨海遗产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我国对滨海遗产解说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滨海遗产具有科学性、地方性、完整性、真实性、大众性的特点,其空间布局可分为五个发展带,从遗产类型上又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类,鉴于此,提出滨海遗产解说应把握的五大解说原则和四大解说策略。
2011年05期 No.11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8 ] - 初敏;王辰良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农、渔等产业发展而逐渐兴起。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不断扩大围填海项目的规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沿海滩涂湿地遭破坏、红树林等植被遭破坏、渔业资源衰竭、港口功能弱化和填海房地产质量低劣等负外部性需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从环境、行政管理、社会政策等领域全面出发,因此,在进行规制围填海项目时,需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科学规划、严格审批、建立"专家—公众—政府"的三维评估审议系统的政策路径。
2011年05期 No.11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422 ] - 吕建华;
随着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海洋区域管理的执法协调机制问题已提到海洋法制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分析海洋区域执法协调机制的构建要素、我国目前海洋区域执法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构建我国海洋区域执法协调机制的思路与对策十分重要,应构建协调性行政许可、联合检查、部门间监督的海洋区域综合执法协调机制。
2011年05期 No.11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376 ]
- 张广海;王佳;
目前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旅游业使旅游目的地产生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耗损、旅游生态系统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旅游环境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提升旅游环境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旅游环境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物元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市为例,运用物元分析法对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研究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区域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策略。
2011年05期 No.11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20 ] - 姜宏青;
迫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财政收支的压力和长期以来财政资金管理中的弊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而现行财政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财政资金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应当重新界定财政学和财务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公共财政"和"政府财务"概念,根据财政资金运动流程和目标,提出应当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借鉴私人部门的理财理念和方法在政府组织中建立财务管理体系,将政府组织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有效结合,精细化管理财政资金。
2011年05期 No.116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24 ] - 张樨樨;杨鹏辉;
教研型人才身处于高密度人才集聚环境中,作为一种高素质专业人才,其独特的个性成为引发集聚冲突的关键动因之一,目标不一致、利益分配不均衡、权力争夺与沟通障碍也成为冲突的重要导火索。通过全面解析该类人才集聚冲突效应,刻画出经济性效应与非经济性效应的共存演化脉络,得出与其他类别人才相比,教研型人才集聚冲突表征隐性化且非经济性效应更为显著的重要结论。综合运用尊重、疏导、轮换方式及平衡战略,并融入冲突管理的安全阀思想,能够有效削减化解引致非经济性效应的教研型人才集聚冲突。
2011年05期 No.11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59 ] - 孔龙;张鲜华;刘静;
以沪市上市公司2009年度发布的30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中货币信息量不足,尤其是对责任项目的货币信息披露不充分,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建议细化和量化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建立核心指标搜集管理体系,并由独立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验证和评价。
2011年05期 No.11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7 ]
- 李旭奎;杨赛;
近几十年来,词汇层次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词汇推理的相关理论,评述词汇推理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已有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这些研究结果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词汇推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可资借鉴的宝贵启示。
2011年05期 No.116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47 ] - 尹付;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句法现象。但对于两者概念的确立与区分,必须适应一定的"认知域"和对其作主观上的"识解"。在"有界"和"无界"范围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的认知体,"有界"认知体是认知原型,具有容易学习、记忆、使用等完形特征。"无界"的认知体因为可以被看作为属于另一认知结构,因此可成为新的认知原型。
2011年05期 No.11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548 ] - 刘宏丽;
透过敬谦文化的符号载体——敬谦语,可以管窥传统敬谦文化的典型特点:敬一情二,礼仪优先;内外之别,动态和谐;扬人抑己,对立统一。
2011年05期 No.11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534 ] - 韩春兰;
根据Talmy的词汇化模式理论,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两大类: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后来,Slobin又补充了一种同等框架语言类型。对于汉语的类型归属,学者们提出三种观点:分别是卫星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和同等框架语言。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汉语既是动词框架语言,也是卫星框架语言,并通过实际语料发现动词框架类型在汉语中占优势。许多语言都表现出复合型特点,把某一语言归入非此即彼的类型范畴,这是一种错误。大部分语言不仅仅有一种编码策略。
2011年05期 No.116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690 ]
- 冷卫国;赵毅;
刘师培无赋学专论,赋学观点散见于他的各种学术论著中。其以经学语境、史学规范和小学基础为根基的诸多赋学观点和思想,对我们探究赋体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有很大的价值。与多数赋论家倾向对具体作者、作品的诠释与评价不同,刘师培注重在更为广阔的文学视野中探讨"赋"这一文体的性质、变迁和功用。系统研究他的赋学思想,可以对赋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011年05期 No.116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72 ] - 张小玲;赵春先;
本文从分析明治时代"恋爱"一词的词源学角度入手,在解读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的相关文本基础上,指出两位作者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对性描写的处理有所不同:前者还处于探索将"性"和"爱"结合起来的"近代恋爱"的过程中;而后者描写的是在高度资本主义发达时期,人们无法将"性"和"爱"完满结合的虚幻感。但两者根本的相同点在于无法将女性的性欲和男性的性欲同等看待,将"性"和"爱"相分离。而这一点深刻体现了两位作者共同的"女性蔑视"倾向。
2011年05期 No.116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46 ] - 伍明春;
在早期新诗坛的力量格局中,胡适系诗人和后起的郭沫若都掌握了不小的话语权,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相对平衡的格局中,闻一多和梁实秋的早期新诗批评则试图开辟另一方天地,对早期新诗的相关议题作出较为平实的思考,从而构成了早期新诗坛的第三种力量。
2011年05期 No.116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18 ] - 潘水萍;
白璧德思想学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一度因学界的片面误读而渐趋消退、遮蔽、沉寂以致被边缘化而难觅其影响的踪迹,这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事实上,从梁实秋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来重新探讨白璧德的文艺批评理论,从而把握白璧德与新月派批评家梁实秋等人内在偶合的思想内涵,一方面旨意于对白璧德这位大师的文艺理论批评思想在中国20世纪文学界的影响将隐含着赫然的价值意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系统地勾勒、揭示和凸显出梁实秋思想理论学说与白璧德学术理路的内在契合性。
2011年05期 No.116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4 ] - 许净瞳;
九尾狐始载于《山海经》之青丘,经郭璞注而得到后世的默认。然而,青丘山与青丘国并不在同一个地方,据《山海经》的文例可证青丘山之九尾当为别一种动物,后世认作祥瑞者乃是青丘国之九尾,由于脱文导致郭璞的误读,加之后世因为政治、宗教等各种原因,使得九尾狐成为祥瑞或灾异的标志。
2011年05期 No.116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76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