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洋·社会·未来

  • 区域合作保护海洋环境法律制度研究

    张相君;

    海洋环境保护一直都是国际环境法中的重要领域,区域合作保护海洋环境的做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各沿海国家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并得到国际立法的确认和支持。中国所在的两个区域海洋,亟需沿海各国的合作保护。区域合作途径在这两个区域内的可适用性,取决于区域内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在实现区域内合作时,已有的区域合作防治海洋污染法律制度具有启发和裨益效用,不容忽视。

    2011年04期 No.11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52 ] |[下载次数:1030 ]
  • 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冲击响应模式分析——基于青岛市胶州湾的实证研究

    纪建悦;于富洋;任仙玲;

    经济发展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但由于海洋环境有承载力,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受到滞后期数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1998-2008年青岛市经济的发展和胶州湾海洋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当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超过海洋环境的最大容量时,并不会立即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经济发展的一个外部冲击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恢复到初始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对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时处理,使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2011年04期 No.11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22 ]
  • 海洋管理的风险防范——基于博弈论的一种分析框架

    徐敬俊;赵有星;

    对海洋的有效管理是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大量事实表明,长期以来海洋管理未如人意。海洋产业间和海洋产业内的海洋经济利益相关者的跨界影响是海洋管理过程中面对的直接和首要问题。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海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必然会致使各博弈主体行为偏差程度较大,进而很可能会给海洋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加强对这种风险的防范意识,是保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11年04期 No.11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9 ]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洋功能区利用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高延铭;周玲;曲鹏;王波;张超;

    应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以青岛市海洋渔业养殖功能区为背景研究青岛海洋渔业养殖功能区利用效能问题。构建海洋功能区利用效能评价体系及青岛渔业养殖功能区的因果反馈控制回路,采用统计方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数据,建立海洋功能区利用效能的SD关系模型,实现对已有海洋功能区的利用效能的预测与评估,为海洋功能区划的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及依据。

    2011年04期 No.115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15 ]
  • 论航海过失免责之废除

    吴煦;逯笑微;

    《鹿特丹规则》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有学者认为这大大增加了承运人的负担,我国不宜加入该公约。然而,废除航海过失免责不会导致承运人的成本大幅增加,反而有利于航行事故的减少、承托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和社会成本的降低,反映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发展趋势。同时,它对现今的海上保险制度、共同海损制度和碰撞责任制度也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011年04期 No.115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778 ]

管理学研究

  • 权力、资本裂变与公司治理

    张晓峰;谭帅;

    权力及权力的配置问题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不同学科对权力都有自己的定义和阐释,但对权力本身、权力来源,以及权力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事实上,权力是基于资源占有或控制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就必然反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与之相适应。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就必须恰当地配置企业中的各种权力关系,其本质就是权力的治理。因此,权力是理解公司治理的一把钥匙。

    2011年04期 No.11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1 ]
  • 金融危机、监管理念调整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

    王竹泉;张先敏;

    历次金融危机、监管理念的调整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应深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在于:现行监管模式缺陷和公允价值固有特性结合使得金融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未能有效识别和抵制风险。因此,应调整金融监管模式;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增强信息透明度;采用可视化的披露模式披露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2011年04期 No.115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52 ]
  • 基于RV模型的我国存款保险费率模拟测算

    游桂云;桑丹丹;张蕾;赵智慧;

    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从长远来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合理的存款保险定价是存款保险的核心内容,如果定价不当就易引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文章以中央汇金公司对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注资额为基础求得更符合我国实际的监管宽容系数,并运用Ronn-Verma方法对我国的存款保险费率进行了模拟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国有银行的保险费率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并不能绝对化,存款保险费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银行的风险和经营能力。

    2011年04期 No.11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98 ]
  • 我国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优化——基于省际和区域层面的比较

    颜廷武;王瑞雪;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机械装备扮演着重要角色,承载着重要职能。在实践中,我国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无论是省际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农业装备发展速度上,人少地多的地区显著快于人多地少的地区;在农业装备发展质量上,经济发达地区要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农业装备发展落后的地区,需要提高土地经营规模以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同时采取有效方式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装备的推广与应用。

    2011年04期 No.11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2 ]

二语习得研究

  • 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的语料收集及原则

    杨连瑞;杜敏;刘坤;

    中介语语用学的研究在国外已有近30年的研究历史,并建立了许多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研究设计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的口语会话中的观察性语料、自我汇报型问卷语料、口头和叙述式自我报告等语料收集方法,以及语料收集中应遵循的真实、数量和来源清晰等原则。文章强调,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应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研究方法成果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外语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中介语语用学研究方法。

    2011年04期 No.115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71 ]
  • 语篇阅读认知研究回顾

    周红;范琳;

    语篇阅读理解是阅读心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对语篇阅读过程中静态的表征与动态的加工过程进行深入探索,提出了许多语篇阅读理论与模型。语篇阅读认知研究从其发端到当今经历了许多转折,在理论基础、研究技术以及实际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些研究不仅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语篇阅读理解认知过程的认识,也为今后的语篇阅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资借鉴的宝贵启示。

    2011年04期 No.115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70 ]

政治·法律

  • 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战略性思考

    管颖;

    台湾问题既是中国的内部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重大国际战略问题。观察、思考和处理台湾问题需要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视野,从中华民族长远根本利益出发,在和平发展总体战略下谋篇布局,把对台政策建立在对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正确判断、对台湾岛内主流民意与政党政策的科学分析、对外部干涉国家的战略意图的准确判断之上。

    2011年04期 No.115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15 ]
  • 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同质性研究——以布什和奥巴马两届政府外交政策为例

    曹文振;朱孔明;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影响力无与伦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历届总统都会适时提出自己的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但无论美国哪个总统上台,其外交政策虽有不同,但都受到支配美国外交决策制定的五大基本恒律的制约,有着同质性趋向。对奥巴马和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

    2011年04期 No.11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98 ]
  • 网络民主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探析

    王印红;张清清;

    网络民主在公众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提高政治参与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络民主的态度迥异。网络民主基于网络的特点,体现了公民参与中的平等性、真实性、直接性,人们对网络民主的前景充满期待。发展网络民主需要在实践中探求网络民主发展的制约因素,消除阻力才能实现网络民主的美好图景。

    2011年04期 No.11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43 ]
  • 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胡家强;宿宝华;

    法律制度的供给不足是造成我国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解决执行难,要从制定单独的强制执行法入手,通过重视执行和解的特殊作用,强化媒体曝光、劳务抵债、征信系统"黑名单"记录等执行方法和执行措施,并引入检察机关对执行程序的监督机制等。

    2011年04期 No.11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35 ]
  • 我国分时度假行业法律规制若干问题探讨

    周正义;

    分时度假(Timeshare)作为一个行业,虽然经过了20年的培育和发展,至今没有专门的法规对分时度假行业的经营活动加以规范和调整,消费者的权益时常受到损害。因此,从分时度假产品、分时度假市场、分时度假合同等方面探讨有关分时度假行业的法律规制问题,就显得极其重要。

    2011年04期 No.115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38 ]

语言学研究

  • 论《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处理异形词的得失

    刘中富;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采用明处理和暗处理两种方式整理和规范现代汉语异形词,既尊重了已有规范,也吸收了学界整理异形词的成果与经验,同时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绩。当然,由于异形词的复杂性,《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在处理异形词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011年04期 No.115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86 ]
  • 言语行为视阈下医患会话权势不对等关系探析

    陈海庆;李慧祯;

    本研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解释框架,对医生和患者会话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比较与分析,进而揭示医院门诊医患会话中的权势关系。研究表明,在门诊医患会话交际中会呈现出一种权势关系,这种权势关系往往是不对等的。医生常用发问、阐述、指令类言语行为来询问患者或诊断病情,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来体现权势的优越性,而处于权力弱势地位的患者却以应答、陈述、表达类言语行为来回应医生,以表示顺从与尊敬。

    2011年04期 No.11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引用频次:43 ] |[下载次数:1021 ]
  • 《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

    周延云;

    比喻是《诗经》中运用最多、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或曰表现手法。《诗经》为什么会运用如此众多的比喻?比喻的本体为什么大多是动物、植物、天气物候和自然物象?主要是因为《诗经》中的比喻有着深远的文化根基。具体说来,《诗经》中的比喻与神话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文化是我们研究《诗经》比喻的一把钥匙,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意识是我们解读《诗经》比喻的一条路径,宗教是我们认识《诗经》比喻的一个窗口。

    2011年04期 No.115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20 ]
  • 连接衔接与议论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李修江;王群;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连接衔接作为重要的衔接手段在中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与作文质量有什么关系?是否连接衔接手段使用得越多作文质量就越高?本研究表明:连接衔接使用数量的多寡与议论文的质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正确使用连接衔接的能力与作文质量紧密相关:连接衔接使用得好,作文质量就高。

    2011年04期 No.115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344 ]

文学研究

  • 普拉斯的“隐喻”之谜

    常宗林;

    美国著名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隐喻"是一首充满隐喻暗示的谜题诗。该诗以女人"怀孕"为主题,采用种种隐喻手段描述了一个女人即将成为母亲的身心感受。从词到词组,从音节到诗行,在该诗的字里行间中,隐喻暗示似乎无处不在。新颖的隐喻比拟方式和不同形式隐喻的叠加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猜想空间。形象生动的隐喻意象深深地抓住了读者,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2011年04期 No.11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71 ]
  • 楹联文体之辨

    张洪兴;

    楹联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楹联的产生,是受汉字特点、民俗文化、骈文繁盛、摘句品诗、格律诗成熟、政权推动、书法与建筑支撑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关于楹联是何种文体,历来争论不休。笔者以为,从文体的构成要素体裁、结构和风格等方面来看,楹联与词的产生发展一样,是五、七言格律诗的变体;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它是从格律诗中发展、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2011年04期 No.115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17 ]
  • 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古典叙事诗研究

    杨育华;

    文学呈现于世界的最早形式,无疑是诗歌。中西方古典叙事诗是在各自独立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两大审美文化系统,它们在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社会功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中国古典叙事诗强调的是"抒情"和"言志";西方主要讲"模仿"和"认知"。这种不同恰恰说明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化,透过这种不同的文学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可以更多地去了解不同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形象化历史。

    2011年04期 No.115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6 ]
  • 金代散文分期与特色新论

    王永;

    对于金代散文发展历程的描述,流行的"三期说"并不确切,把后期拆开,以"四期说"来取代旧说更为合理。由于女真族民族性格的影响、佛道二教的盛行以及战乱频仍等原因,金代散文具有风格雄健劲直、情韵真率自然、叙事热情高涨和内容传奇志异等鲜明特色,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2011年04期 No.115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1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