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洋·社会·未来_极地问题研究

  • 北极环境治理的法律路径分析与展望

    刘惠荣;陈奕彤;董跃;

    北极国家的国内法不足以充分完成北极环境治理的任务,既存的国际法律、软法和相关机构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实现对北极环境跨部门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治理。欧盟和美国将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与其他北极国家有所不同的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很难解决北极环境治理问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极理事会要实现对北极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改进其结构,促进环境法原则的实施,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

    2011年02期 No.11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38 ] |[下载次数:1244 ]
  • 北极环境治理的法律路径分析与展望

    刘惠荣;陈奕彤;董跃;

    北极国家的国内法不足以充分完成北极环境治理的任务,既存的国际法律、软法和相关机构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实现对北极环境跨部门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治理。欧盟和美国将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与其他北极国家有所不同的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很难解决北极环境治理问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极理事会要实现对北极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改进其结构,促进环境法原则的实施,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

    2011年02期 No.11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38 ] |[下载次数:1244 ]
  • 论联合国与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

    韩逸畴;

    随着气候变暖和新的技术使得以前无法企及的勘探成为可能,对北极资源的竞争正在升温。国际法中央执行机构的缺位及其典型的自愿性特征而缺乏有效性,加上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现有法律制度和软法性安排不足以治理北极的事实,因资源开发、航道通航和环境保护引起纷争对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构成不断增长的挑战。北极问题的紧要性意味着联合国在北极治理中扮演重要作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们认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国际法院、大陆架委员会和国际海事组织的共同努力,北极地区出现的大多数法律问题能得以很好的解决。

    2011年02期 No.112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946 ]
  • 论联合国与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

    韩逸畴;

    随着气候变暖和新的技术使得以前无法企及的勘探成为可能,对北极资源的竞争正在升温。国际法中央执行机构的缺位及其典型的自愿性特征而缺乏有效性,加上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现有法律制度和软法性安排不足以治理北极的事实,因资源开发、航道通航和环境保护引起纷争对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构成不断增长的挑战。北极问题的紧要性意味着联合国在北极治理中扮演重要作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们认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国际法院、大陆架委员会和国际海事组织的共同努力,北极地区出现的大多数法律问题能得以很好的解决。

    2011年02期 No.112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946 ]
  • 海洋渔业资源优化与集体产权的经济研究

    沈金生;石陈陈;

    目前理论界较普遍认为产权是影响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渔业资源来说,其流动性、公共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强互补性等决定了明确地界定产权将会付出较高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产权是可选择的,以海洋渔业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为基点,突破地域行政划分限制,阐释集体产权,并利用模型和数据分析验证集体产权下海洋渔业资源优化结果。同时提出在海洋渔业资源中强化集体产权理念,以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2011年02期 No.112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20 ]
  • 海洋渔业资源优化与集体产权的经济研究

    沈金生;石陈陈;

    目前理论界较普遍认为产权是影响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渔业资源来说,其流动性、公共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强互补性等决定了明确地界定产权将会付出较高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产权是可选择的,以海洋渔业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为基点,突破地域行政划分限制,阐释集体产权,并利用模型和数据分析验证集体产权下海洋渔业资源优化结果。同时提出在海洋渔业资源中强化集体产权理念,以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2011年02期 No.112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20 ]
  • 中国渔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沿海各省市1998-2007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许罕多;吴飞飞;

    对影响我国渔民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制定相关渔业政策,切实提高渔民收入。本文选取水产品价格、海洋捕捞产量、税收负担,以及受教育水平四个变量,利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就全部沿海省市而言,水产品价格、海洋捕捞产量、税收负担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国渔民收入的因素。但不同的省市,各个影响因素的显著水平不同。为更为有效地提高当地渔民的收入水平,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显著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2011年02期 No.11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524 ]
  • 中国渔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沿海各省市1998-2007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许罕多;吴飞飞;

    对影响我国渔民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制定相关渔业政策,切实提高渔民收入。本文选取水产品价格、海洋捕捞产量、税收负担,以及受教育水平四个变量,利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就全部沿海省市而言,水产品价格、海洋捕捞产量、税收负担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国渔民收入的因素。但不同的省市,各个影响因素的显著水平不同。为更为有效地提高当地渔民的收入水平,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显著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2011年02期 No.11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524 ]
  • 论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诉讼制度的建立

    疏震娅;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要素。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增多。传统诉权制度的局限性造成海洋生态损害的法律救济存在制度缺陷。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现实紧迫性。通过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的性质、我国诉讼现状,以及其法律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因素的介绍分析,是提出构建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环节设想。

    2011年02期 No.11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564 ]
  • 论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诉讼制度的建立

    疏震娅;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要素。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增多。传统诉权制度的局限性造成海洋生态损害的法律救济存在制度缺陷。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现实紧迫性。通过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的性质、我国诉讼现状,以及其法律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因素的介绍分析,是提出构建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环节设想。

    2011年02期 No.11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564 ]
  • 中日钓鱼岛争端解决方法探析

    王秀英;

    依据国际法解决彼此争端是中日双方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从理论上而言,中日钓鱼岛争端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使用武力的例外情况,但鉴于中日两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武力方法解决钓鱼岛争端可行但不可取,而采用法律方法虽可取但不可行,相比之下,采用政治或外交方法既可行亦可取。中日双方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国家将岛屿争端与海洋划界争端分别处理的方法,妥善解决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

    2011年02期 No.11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43 ]
  • 中日钓鱼岛争端解决方法探析

    王秀英;

    依据国际法解决彼此争端是中日双方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从理论上而言,中日钓鱼岛争端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使用武力的例外情况,但鉴于中日两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武力方法解决钓鱼岛争端可行但不可取,而采用法律方法虽可取但不可行,相比之下,采用政治或外交方法既可行亦可取。中日双方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国家将岛屿争端与海洋划界争端分别处理的方法,妥善解决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

    2011年02期 No.11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43 ]

法学

  • 反传统的美国法律现实主义

    于晓艺;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天生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法学界兴起的法律现实主义,否定了认为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传统观念,对美国正统的法律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对于法律的不确定性的主张,可以称之为对传统法学的一次致命性的打击。我们试图在学术脉络中凸显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反确定性传统的法律观,力图揭示其所作出的学术贡献以及限于自身视角而难以逃脱的学术限度。这场"反叛性"的运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现实主义的消失正是它的胜利,因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实际目标与任务,就是要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打破已有的思维惯式。

    2011年02期 No.11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411 ]
  • 反传统的美国法律现实主义

    于晓艺;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天生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法学界兴起的法律现实主义,否定了认为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传统观念,对美国正统的法律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对于法律的不确定性的主张,可以称之为对传统法学的一次致命性的打击。我们试图在学术脉络中凸显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反确定性传统的法律观,力图揭示其所作出的学术贡献以及限于自身视角而难以逃脱的学术限度。这场"反叛性"的运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现实主义的消失正是它的胜利,因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实际目标与任务,就是要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打破已有的思维惯式。

    2011年02期 No.11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411 ]
  • 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法律关系及运行规则体系

    苏小勇;

    主权财富基金是主权国家政府所有和控制的资产工具,具有与一般基金不同的特点和法律关系,其法律关系涉及不同法律部门及不同法域。在分析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和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对主权财富基金规制的立法框架和规则体系。

    2011年02期 No.11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7 ]
  • 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法律关系及运行规则体系

    苏小勇;

    主权财富基金是主权国家政府所有和控制的资产工具,具有与一般基金不同的特点和法律关系,其法律关系涉及不同法律部门及不同法域。在分析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和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对主权财富基金规制的立法框架和规则体系。

    2011年02期 No.11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7 ]
  • 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实质正义取向

    张丽珍;

    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体现了对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的追求,这一特点在条文中主要体现为在婚姻家庭和特殊合同领域对弱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某些法律行为有效成立和促进身份关系确立的其他结果导向规则的大幅采纳以及最密切联系原则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国际私法的人本主义取向。而实质正义所外化的诸多富有弹性的法律选择规则在实践中会对法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1年02期 No.112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809 ]
  • 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实质正义取向

    张丽珍;

    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体现了对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的追求,这一特点在条文中主要体现为在婚姻家庭和特殊合同领域对弱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某些法律行为有效成立和促进身份关系确立的其他结果导向规则的大幅采纳以及最密切联系原则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国际私法的人本主义取向。而实质正义所外化的诸多富有弹性的法律选择规则在实践中会对法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1年02期 No.112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809 ]
  • 关于违约责任不适合精神损害赔偿的反思

    刘廷华;

    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无一成立。而且拒绝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也与比较法上在不同程度地接受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做法大相径庭。事实上,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完全符合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鼓励交易。

    2011年02期 No.11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68 ]
  • 关于违约责任不适合精神损害赔偿的反思

    刘廷华;

    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无一成立。而且拒绝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也与比较法上在不同程度地接受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做法大相径庭。事实上,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完全符合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鼓励交易。

    2011年02期 No.11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68 ]

经济·管理

  • 关于山东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思考

    杨林;王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市存在供给差异。基于此,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山东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2011年02期 No.112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82 ]
  • 关于山东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思考

    杨林;王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市存在供给差异。基于此,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山东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2011年02期 No.112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82 ]
  •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改进——基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实证分析

    牛德强;

    目前,政府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财政部2009年12月25日颁布实施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该体系指标权重是由行业数据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到的,因此这种赋权方法不能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最有效的排序与区分。该文试图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赋权方法,对信用社的绩效评价指标在基于样本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赋权,达到最大程度区分被评价对象的目的,从而快速有效地对信用社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

    2011年02期 No.112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88 ]
  •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改进——基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实证分析

    牛德强;

    目前,政府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财政部2009年12月25日颁布实施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该体系指标权重是由行业数据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到的,因此这种赋权方法不能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最有效的排序与区分。该文试图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赋权方法,对信用社的绩效评价指标在基于样本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赋权,达到最大程度区分被评价对象的目的,从而快速有效地对信用社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

    2011年02期 No.112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88 ]

二语习得研究

  • 多语者语码转换消耗非对称性的研究

    王慧莉;张慧美;王元英;

    语码转换问题是多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语码转换消耗的非对称性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文章通过奇偶数判断实验来检验俄-英-中多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转换消耗。大连理工大学30名母语为俄语,二语和三语分别是英语和汉语的国际交换生参加了本实验。实验任务是基于E-prime软件设计的奇偶数判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俄-英-中多语者在完成奇偶数判断任务过程中,俄语和英语之间的转换消耗是呈对称性,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以及俄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消耗呈非对称性。

    2011年02期 No.11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5 ]
  • 多语者语码转换消耗非对称性的研究

    王慧莉;张慧美;王元英;

    语码转换问题是多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语码转换消耗的非对称性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文章通过奇偶数判断实验来检验俄-英-中多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转换消耗。大连理工大学30名母语为俄语,二语和三语分别是英语和汉语的国际交换生参加了本实验。实验任务是基于E-prime软件设计的奇偶数判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俄-英-中多语者在完成奇偶数判断任务过程中,俄语和英语之间的转换消耗是呈对称性,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以及俄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消耗呈非对称性。

    2011年02期 No.11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5 ]
  • 国外二语习得动机衰竭研究现状

    李绍鹏;田成泉;

    动机衰竭(demotivation),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逐步衰减甚至是完全丧失。动机衰竭现象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非常普遍,但是语言习得领域对于动机衰竭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的动机衰竭研究也才刚刚起步。通过回顾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动机衰竭的研究历史及成果,展望了其研究趋势。

    2011年02期 No.11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39 ] |[下载次数:1004 ]
  • 国外二语习得动机衰竭研究现状

    李绍鹏;田成泉;

    动机衰竭(demotivation),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逐步衰减甚至是完全丧失。动机衰竭现象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非常普遍,但是语言习得领域对于动机衰竭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的动机衰竭研究也才刚刚起步。通过回顾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动机衰竭的研究历史及成果,展望了其研究趋势。

    2011年02期 No.11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39 ] |[下载次数:1004 ]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衔接手段习得模式研究

    房红芳;陈士法;李延波;

    我们利用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连续跟踪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两年来英语作文衔接手段的习得模式。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在大学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总体情况如何?(2)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衔接手段的使用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变化的模式是什么?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使用了各类衔接手段,但各类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并不相同,指代、连接和词汇衔接使用频率较高,替代与省略使用较少;本研究还发现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呈现不同的习得模式。指代的使用频率呈递减,词汇衔接呈递增,而连接、替代与省略没有形成明显的变化趋势。

    2011年02期 No.11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04 ]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衔接手段习得模式研究

    房红芳;陈士法;李延波;

    我们利用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连续跟踪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两年来英语作文衔接手段的习得模式。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在大学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总体情况如何?(2)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衔接手段的使用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变化的模式是什么?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使用了各类衔接手段,但各类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并不相同,指代、连接和词汇衔接使用频率较高,替代与省略使用较少;本研究还发现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呈现不同的习得模式。指代的使用频率呈递减,词汇衔接呈递增,而连接、替代与省略没有形成明显的变化趋势。

    2011年02期 No.11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04 ]
  • 二语习得中英语冠词省略的语义句法分析

    林立红;

    如果习得者的L1冠词参数与L2英语冠词的[(definite]参数不同,二语习得者就可能在L2英语参数和其L1冠词参数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语义句法关系,导致L2英语冠词的省略或变异。如果L1缺乏冠词系统,习得者还会把L1中的某些词汇性语类(如量词)与L2英语功能语类DP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语义上的对应关系,这意味着习得者的L2英语冠词系统缺乏不可解特征[uF],与本族语者冠词系统的大脑表征有质的差别,这导致L2英语冠词的省略或变异。即使习得者内部语法中已经建立了相应的[uF]特征,L2英语句法中也不一定有显性的冠词标注。语境中的冠词标注还要受冠词所在的句法语境(包括语义和语用)因素的制约。

    2011年02期 No.112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95 ]
  • 二语习得中英语冠词省略的语义句法分析

    林立红;

    如果习得者的L1冠词参数与L2英语冠词的[(definite]参数不同,二语习得者就可能在L2英语参数和其L1冠词参数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语义句法关系,导致L2英语冠词的省略或变异。如果L1缺乏冠词系统,习得者还会把L1中的某些词汇性语类(如量词)与L2英语功能语类DP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语义上的对应关系,这意味着习得者的L2英语冠词系统缺乏不可解特征[uF],与本族语者冠词系统的大脑表征有质的差别,这导致L2英语冠词的省略或变异。即使习得者内部语法中已经建立了相应的[uF]特征,L2英语句法中也不一定有显性的冠词标注。语境中的冠词标注还要受冠词所在的句法语境(包括语义和语用)因素的制约。

    2011年02期 No.112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95 ]

文学

  • 《礼记·乐记》之“象德”考论

    牛月明;

    现代人对"象德"的理解侧重作品功能论的方面,强调乐符合道德、体现道德;古人对"象德"的理解侧重接受功能论的方面,强调以乐为媒,民之行对君之徳的法象,以象致德。其实,"象德"还有本体论和创作论的方面,前者强调乐就是"象德",后者强调使德成象(使德外显为一系列符号)。由此,构成了一个以"象德"为核心的乐论系统。

    2011年02期 No.112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79 ]
  • 《礼记·乐记》之“象德”考论

    牛月明;

    现代人对"象德"的理解侧重作品功能论的方面,强调乐符合道德、体现道德;古人对"象德"的理解侧重接受功能论的方面,强调以乐为媒,民之行对君之徳的法象,以象致德。其实,"象德"还有本体论和创作论的方面,前者强调乐就是"象德",后者强调使德成象(使德外显为一系列符号)。由此,构成了一个以"象德"为核心的乐论系统。

    2011年02期 No.112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79 ]
  • 成长小说的话语建构:以三部作品为例

    董国超;

    "成长小说"的话语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资源:意识形态话语、心理学话语和神话学话语。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出"成长小说"的某些美学特征。

    2011年02期 No.11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72 ]
  • 成长小说的话语建构:以三部作品为例

    董国超;

    "成长小说"的话语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资源:意识形态话语、心理学话语和神话学话语。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出"成长小说"的某些美学特征。

    2011年02期 No.11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72 ]
  • 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与创作

    韩梅;

    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秋到山东,顾炎武此后有21年的时间或长或短地居住于山东境内。顾炎武在山东的交游学术活动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对其在即墨的情况却少有提及。考察顾炎武的即墨之行,梳理并展示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活动,挖掘其诗文创作对即墨本地及其本人的意义,可以加深对顾炎武及明末清初莱州府即墨文化的了解。

    2011年02期 No.11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54 ]
  • 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与创作

    韩梅;

    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秋到山东,顾炎武此后有21年的时间或长或短地居住于山东境内。顾炎武在山东的交游学术活动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对其在即墨的情况却少有提及。考察顾炎武的即墨之行,梳理并展示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活动,挖掘其诗文创作对即墨本地及其本人的意义,可以加深对顾炎武及明末清初莱州府即墨文化的了解。

    2011年02期 No.11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54 ]

语言学

  •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词汇语法

    张德禄;刘秀丽;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以语言学理论作为工具来研究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问题,而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所以需要对批评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改进,在语篇分析程序中增加一个反向研究步骤,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如何在语言中体现出发,解析词汇语法特征和某些特殊语篇特征在体现语篇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规律,发现了通过在概念意义上以一定的语法模式对整体内容进行取舍,在人际意义上以一定词汇模式表现明确的和隐含的态度意义来实现意识形态的特点,对语言学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2011年02期 No.112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275 ]
  •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词汇语法

    张德禄;刘秀丽;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以语言学理论作为工具来研究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问题,而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所以需要对批评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改进,在语篇分析程序中增加一个反向研究步骤,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如何在语言中体现出发,解析词汇语法特征和某些特殊语篇特征在体现语篇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规律,发现了通过在概念意义上以一定的语法模式对整体内容进行取舍,在人际意义上以一定词汇模式表现明确的和隐含的态度意义来实现意识形态的特点,对语言学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2011年02期 No.112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275 ]
  • 试论影响汉语量词丰富的诸因素

    宗守云;

    影响汉语量词丰富的因素既包括内部因素———语序的变迁、语音的协调、语义的整合、修辞的促发,也包括外部因素———语言的接触和影响、语言的分化和渗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影响着类型学差异。

    2011年02期 No.11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601 ]
  • 试论影响汉语量词丰富的诸因素

    宗守云;

    影响汉语量词丰富的因素既包括内部因素———语序的变迁、语音的协调、语义的整合、修辞的促发,也包括外部因素———语言的接触和影响、语言的分化和渗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影响着类型学差异。

    2011年02期 No.11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601 ]
  • 商代金文量词研究

    毕秀洁;

    文章对商代金文中含有量词的21篇铭文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朋、具、珏、年、品等5个量词,词序以"名词+数词+量词"为常态。含有量词的铭文绝大多数是赏赐类铭文,赏赐物不仅有贝,还有玉、璋、积等。

    2011年02期 No.112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56 ]
  • 商代金文量词研究

    毕秀洁;

    文章对商代金文中含有量词的21篇铭文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朋、具、珏、年、品等5个量词,词序以"名词+数词+量词"为常态。含有量词的铭文绝大多数是赏赐类铭文,赏赐物不仅有贝,还有玉、璋、积等。

    2011年02期 No.112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56 ]

博士论坛

  • 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理论分析

    姜秉国;韩立民;

    积极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深海矿产资源是化解世界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虽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海洋制度确立了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但是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仍然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为其开发引起的国际海洋权益纠纷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同时,世界矿产品市场供求不稳定所造成的矿产品价格波动和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成本问题是影响其商业化开发的主要经济原因。

    2011年02期 No.112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653 ]
  • 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理论分析

    姜秉国;韩立民;

    积极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深海矿产资源是化解世界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虽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海洋制度确立了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但是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仍然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为其开发引起的国际海洋权益纠纷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同时,世界矿产品市场供求不稳定所造成的矿产品价格波动和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成本问题是影响其商业化开发的主要经济原因。

    2011年02期 No.112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653 ]
  • 对于中国种子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战略思考

    邵长勇;高强;颜廷武;

    种子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经营规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保证,而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建立,种子的生产、收购等诸多环节决定着中国种子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目前中国种业企业在制种方面面临生产基地建设、统一标准管理、良种收购入库等方面许多制约因素。从转换土地流转机制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以期探讨中国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2011年02期 No.112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9 ]
  • 对于中国种子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战略思考

    邵长勇;高强;颜廷武;

    种子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经营规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保证,而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建立,种子的生产、收购等诸多环节决定着中国种子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目前中国种业企业在制种方面面临生产基地建设、统一标准管理、良种收购入库等方面许多制约因素。从转换土地流转机制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以期探讨中国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2011年02期 No.112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9 ]
  • 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探析

    程少博;

    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是集成的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是共生生态链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该系统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2011年02期 No.112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5 ]
  • 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探析

    程少博;

    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是集成的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是共生生态链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该系统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2011年02期 No.112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