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试论海权的历史发展规律

    刘一健;吕贤臣;

    海权在本质上是一国控制和利用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海权的发展包括一国建立和运用海权的全过程。海权的建立和运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探寻这些规律,对于深化海权思想,吸收和借鉴海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的海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07年02期 No.8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868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海权概念与内涵研究述评

    史春林;

    自从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A.T.马汉在1890年首次提出“海权”这一概念以后,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国内外的政界、军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随时代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着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以及中国海权发展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海权问题成为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研究海权问题首先要明确海权的概念与内涵。

    2007年02期 No.8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762 ]
  • 美国南极洲政策中的苏联因素

    郭培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不承认他国主权要求的南极政策,逐渐转向索求领土主权。但与此同时,苏联积极参与南极洲的考察活动,并建立大批考察站。受到苏联因素的牵制,美国最终停止主权要求(并未放弃),转而召集南极会议,推动南极中立化。概而言之,苏联在美国的南极政策中发挥了有力的平衡作用。

    2007年02期 No.8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04 ]
  • 两岸渔业协会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傅崐成;褚晓琳;

    渔业协会是一种重要的渔业中介组织,也是一种促进渔业自律化、产业化的重要管理形式。台湾渔业协会发展时间长,建立了系统的渔业协会法律法规,拥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并确立了经济、服务和金融三大职能。相比之下大陆渔业协会发展尚不成熟,应有选择地借鉴台湾渔业协会的经验,建立健全渔业协会法律体系,完善渔业协会组织机构,扩展渔业协会的职能,以促进渔业向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应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育,以及现代科技的开发和引进。当然台湾渔业协会目前也面临着经济事业不景气、渔工不足等问题。对此,两岸渔业协会应积极开展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为两岸渔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007年02期 No.82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32 ] |[下载次数:516 ]
  • 沿海滩涂开发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王书明;

    滩涂资源开发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项重要的国土开发事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沿海滩涂已形成新一轮土地开发热潮,因此,必须及时研究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02期 No.82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32 ]
  • 重塑海洋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

    薛三让;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海洋文化在事实上要比中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还要悠长。千百年来,沿海区域民族就一直把海洋以及海洋的一切都化成了自己的血肉,从而形成凝聚力极强的集体海洋观念和海洋意识。其标志即航海第一保护神妈祖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观念的象征部分,并与许多传统记载共同构成独特无比、底蕴深厚的华夏海洋文化。

    2007年02期 No.8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96 ]
  • 关于“全球史观”和世界史编纂的一些思考

    孙立新;廖礼莹;于晓华;

    在西方史学界,世界史编纂已有悠久的传统,但在这一传统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西方中心论”问题。西方中心论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学术规范,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以西方的历史发展作为世界历史的主线,以西方的价值观评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并对其历史和文化造成遮蔽和误读。全球史家尽管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在具体的世界史编纂中仍未做到彻底的“去中心”。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编纂同样存在着西方中心论倾向。要克服这一问题,中国学者必须对本国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世界历史的“中国维度”。

    2007年02期 No.82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22 ]
  • 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神道、天皇制与武士道

    管一颖;

    关于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点:一是神道信仰以及作为其政治实践的天皇制,二是源自尚武精神的武士道以及作为其最终结果的军国主义。这两点不仅在日本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日本国民的精神构造和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十分深厚的影响,而且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中释放出了巨大的政治能量。本文对从神道到天皇制进而到国家神道、从尚武精神到武士道进而到军国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概括与分析。

    2007年02期 No.8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367 ]
  • 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综述

    张思永;

    翻译主体的研究近几年来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分两个阶段———传统研究阶段和现代研究阶段。传统研究阶段大致从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有三个特征:研究是潜意识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理论的阐述方式多是条目性或列举性的。现代研究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其有两个特征:理论意识明显增强;研究涉及范围更广。这一工作可望使人们对国内翻译主体研究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也有助于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007年02期 No.82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599 ]
  • 评价在英语新闻中的跨文化对比——兼与Lily Chen女士商榷

    李祥云;

    评价是叙事语篇中重要的修辞方式,它将事件和其他可能发生但实际没有发生的事件相对照,从而有效地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述。Lily Chen从情态、将来和否定三个评价角度将《泰晤士报》和《中国日报》(英文版)进行对比,认为二者在评价上的差别主要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hen本人在主观上存有偏见,对量化结果的解释也过于武断,没有考虑到文化等因素的干扰。

    2007年02期 No.8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60 ]
  • 从科学话语到文化话语——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公文;邓红风;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和中国的翻译研究领域发生的文化转向,其原因是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迟迟不能建立科学的范式,对翻译实践又缺乏指导作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翻译的文化观应当与翻译的语言观相结合,才能最终促成翻译研究领域的突破。

    2007年02期 No.8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95 ]
  • 唐代山水诗意象解析

    孙兰;孙振;

    唐代山水诗意象丰富,发展了六朝,开启了宋代同类诗歌创作。泉、寺庙道观、钟等意象,反映了佛道思想的影响。而暮色、夜晚、月等意象除了发展前人,也与佛道思想影响有一定的关联。山水画是唐代山水诗中又一经常出现的意象,这表明了诗画合一的审美趋势。清赏是唐代山水诗中的抽象意象,总体反映了唐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此意象的产生和当时士人的吏隐心态有关。

    2007年02期 No.82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222 ]
  • 巴赫金思想的后现代性初探

    周卫忠;

    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狂欢就是民间文化对官方文化的颠覆,就是来自社会下层的自由平等激情对上层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等级制度的消解。后现代主义对大众文化的追捧与巴赫金对民间狂欢文化意义的发掘一脉相承,“互文性”范畴直接建基于对话理论,由此可见巴赫金思想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特征。

    2007年02期 No.82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82 ]
  • 继承式裂变创业的扎根理论方法研究

    李志刚;王迎军;

    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继承既有企业而展开的裂变创业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创业活动。通过对精选典型个案的深入访谈调研,运用扎根理论这一较新颖的分析方法,提炼出“弱势互赖的继承式裂变创业”概念,并围绕其得出了一些相关结论,对裂变创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2007年02期 No.82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60 ] |[下载次数:1196 ]
  • 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分析

    杨秀艳;郑少锋;

    采用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非经营性收益占总利润的比例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识别状况,从而证明了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并且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高,审计意见会有相应的变化的假说。

    2007年02期 No.8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47 ]
  • 基于博弈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会展整合研究

    蔡礼彬;高乐华;

    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实现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整合式发展战略。在会展业整合过程中,各城市由于利益的获得和发展机会的争取难免会产生摩擦,文章应用博弈论,对区域整合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给予解答,并为山东半岛会展整合提供了一些具体建议和实施办法。

    2007年02期 No.8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83 ]
  • 居民对海岛旅游资源环境感知研究——以东山岛为例

    陈金华;陈秋萍;

    通过对海岛居民旅游资源环境感知调查、态度分析,能了解当地居民环境教育与能力建设的程度。以东山岛为例,从当地居民旅游资源、环境感知的视角,结合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得出一些基于居民视角的海岛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居民关注本地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但是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海岛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峻,政府在海岛环境方面应当更有所作为。

    2007年02期 No.8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641 ]
  • 塔型创新体系与城市自主创新能力——青岛的实践及思考

    纪建悦;张志亮;孙岚;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角,而自主创新能力则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泉,而建立城市创新体系则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对城市创新体系的探讨也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2007年02期 No.82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6 ]
  • 高校效益审计刍议

    史慧英;胡海春;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载体,面临着经济挑战、教学管理挑战,效益审计也作为高校应对两大挑战的重要战略,着眼于高校发展的效益、效率、效果,它以衡量高校内部的协同作用和高校内部的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通过学校的规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使以资金、资产设备、人力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的效益审计为高校的发展服务。高校效益审计发展方兴未艾,它比其他效益审计更注重社会效益,是融合多种学科知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期待进一步的完善。

    2007年02期 No.8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4 ]
  • 失业保险递减支付与固定支付模式的比较研究

    张燕;王元月;刘振宇;焦安泰;

    在简化的Shavell and Weiss失业保险优化模型基础上,运用具体失业登记数据模拟保险金随时间递减支付的失业保险模式,其结果显示:在相同失业保险成本下,递减支付模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就业;而且增加了短期失业者的福利,相对减少了长期失业者的福利,从而可以抑制其长期失业行为,使其尽快就业。所以在我国如果施行递减支付模式,其结果必定会优于固定支付模式。

    2007年02期 No.8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05 ]
  • “中国制造”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李林泉;

    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中的严重壁垒。入世近五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逐渐出现了新的特征,市场经济地位能否得到承认一直是决定中国企业应诉成功与否的命门。经过分析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和部分现有案例可以发现,通过立法手段强化政府宏观管理、提高进口商自身应对能力、完善贸易规则是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良策。

    2007年02期 No.8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71 ]
  • 下载本期数据